文/VR陀螺 冉启行
继小米、百度之后,国内第三家科技互联网巨头发布 AI 眼镜。
11 月 27 日,阿里夸克在北京举办「先见之明」新品发布会,正式发布了“夸克 AI 眼镜 S1”。作为阿里AI战略中的关键落子,夸克 S1 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并未采用保守的 ODM 通用方案,而是展现出了极强的“创新欲”:搭载“千问”对话助手、采用双芯片架构、双目 AR 光波导与 AI 拍摄结合的高集成度方案。
这种从底层技术逻辑出发的产品定义,让夸克AI眼镜 S1 与此前小米、百度等厂商推出的以“拍摄”为主的 AI 眼镜形成了显著差异。它不局限于单一的影像捕捉,而是基于“近眼显示”能力,将阿里庞大的服务生态通过 AI 多模态形式延展至眼镜端。更为难得的是,在堆叠如此复杂硬件的同时,整机重量依然被控制在了 51g(含0度近视镜片)。

7.5mm超窄镜腿夸克AI眼镜隐藏科技「异样感」
AI 眼镜在大规模普及前,面临的最大敌人可能不是技术,而是“异样感”。一副好的 AI 眼镜,首先必须是一副舒适、得体、能融入日常社交的“普通眼镜”。
为此,在产品设计上,夸克 AI 眼镜 S1 暗藏了不少兼顾实用性与体验感的「小心机」。初上手夸克 AI眼镜S1,最直观的感受是其极高的工业设计完成度。

整机采用了经典的威灵顿方框设计,眼镜以睿智曜黑为主色调,为避免左右镜框上的「摄像头、LED提示灯」过于明显,以及产品太过单调,左右镜框上分别配有一条银色的装饰条,以增添产品质感,并吸引外界注意力。

夸克 AI眼镜 S1 镜片的“表面浮雕光栅”区域,很好地融入到了镜片中,其光栅主要覆盖镜片“中上”区域。这一设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大量「彩虹纹」效应在人眼视觉内的产生,并且「虚拟画面」也能尽量不遮挡肉眼直视时的物理视觉。此外,其光栅区域还做了圆角矩形的切割,更符合其产品美学设计,以及降低外界的关注度。

在最考验堆叠能力的镜腿设计上,夸克 S1 交出了 7.5mm(最窄处)的惊人数据。为了达成这一厚度,团队在内部结构上进行了特别的设计——第一,其将原本侧面变厚的设计转变为了从俯视角度才能看出的楔形设计,镜腿中间较宽的地方,为双线性扬声器;第二,团队还将主板与 PCB 部分都转移到了镜腿末端,而镜腿主要位于耳后,并在头发、发色等遮挡下,难以被轻易察觉,保证了眼镜的美观时尚。这种“视觉”升级使得旁人在侧面观察时,很难将其与普通粗框近视眼镜区分开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针对镜腿处的双线性扬声器,夸克 AI 眼镜 S1 在设计上进行了精细化分区:镜腿上方区域设有三个独立声学网布,下方区域则对应设置一个声学网布。通过控制上下区域的不同出声结构,或许可以为扬声器的不同音效释放(目前夸克AI眼镜S1内置标准音效、澎湃音效和静谧音效三种模式)。

除了视觉上的“轻”,夸克 S1 在物理层面也将整机重量控制在了 51g 左右,在双目波导方案竞品中属于绝对的第一梯队。但“轻”不是舒适的唯一标准,“平衡”的人体佩戴工学设计才是。
夸克 AI 眼镜 S1 采用了1:1 前后均衡配重设计,这种平衡感在实际佩戴中极大地减轻了鼻梁的压迫感。即便是在快速步行、低头看手机或大幅度转头时,眼镜也能稳稳吸附在头部,没有出现令人烦躁的“头重脚轻”或镜架下滑现象。鉴于镜腿末端有一定重量,加之笔者并非长期佩戴眼镜的人群,长时间佩戴后,会略微有一定压耳感。

夸克AI眼镜佩戴,100级美颜(图源:VR陀螺)
高亮度、防漏光、防彩虹纹适配「全天候」场景
在光学方案的选择上,夸克 AI 眼镜 S1 采用了“二维双目衍射光波导 + Micro-LED”的组合,这是目前在显示效果与全天候佩戴之间取得平衡的最优解。 得益于高折射率玻璃基底,镜片物理透过率极高,以及本身光栅的位置设计,大幅抑制了衍射光波导常见的“彩虹纹”效应。配合入眼亮度高达 4000nit 的绿色光引擎,即便是午后阳光直射的户外,AR 菜单栏文字依然清晰锐利。

夸克AI眼镜菜单栏(手机拍摄图片,以实际体验为准)
针对 AR 眼镜常见的“隐私漏光”痛点,S1 在光栅底层工艺上进行了针对性优化,从正面及侧面观察,旁人几乎无法察觉镜片上的亮光,有效保障了信息隐私。
此外,S1 的一大技术亮点在于“虚拟成像距离的可调节性”。不同于传统 AR 眼镜固定的虚像距离,S1 支持 2-10 米的多档位调节,这对于轻度近视或老花用户极为友好——当 5 米处的虚像产生模糊时,调整至 2 米档位即可重获清晰视觉。
双芯片架构拍摄、AR显示与长续航兼顾
硬件配置上,夸克AI 眼镜 S1 采用了“高通第一代骁龙 AR1 + 恒玄 BES2800”的双芯片架构。这是一套典型的“分工协作”逻辑:骁龙 AR1 Gen 1 作为主算力中心,负责高负载的 AI 视觉计算、高清影像 ISP 处理和复杂的算法调度;而恒玄 BES2800 作为协处理器,负责低功耗的蓝牙连接、音频解码和全天候待机任务。这种架构有效地平衡了影像拍摄、微显示与长续航待机的矛盾。
VR陀螺实测高频率使用下,拍摄数十张照片、片段视频、听音乐、AR 导航、信息提示打开等条件下,280mAh 的电量居然可以维持约 4 小时左右。正常场景使用下,基本可维持一天使用。据官方数据显示,夸克 AI 眼镜 S1 唤醒待机可达 25h,包含通话 45 分钟,听歌 2.5 小时,导航 20 分钟,录像 15 次 1 分钟;典型续航可达 7h:包括拍照 30 次,AI 助手持续 5 分钟,图传 2 分钟,语音待机 2.95 小时。
这种双芯驱动的优势也体现在了影像系统上。S1 搭载了一颗拥有 109° 超广角 FOV 的索尼 IMX681 传感器。虽然从像素参数看不如手机主摄,但这颗传感器的强项在于单颗 CMOS 感光和高通 ISP 的加持。
在测试中,夸克 AI 眼镜 S1 无论是正常的日光拍摄,还是夜景拍摄能力都在同类型产品中十分突出。日光环境下:如下图所示,蓝天的通透度和纯净度拉满,没有廉价设备常见的偏色或发灰,建筑白的色调也足够干净柔和,色彩还原度接近日常消费级旗舰手机的水平。

户外场景拍摄原片(图源:VR陀螺)

户外场景拍摄原片(图源:VR陀螺)

户外场景拍摄-冷色风格(图源:VR陀螺)

室内场景拍摄(图源:VR陀螺)

室内场景拍摄(图源:VR陀螺)
得益于 SuperRaw 暗光处理算法的加持,夸克 AI 眼镜 S1 在单颗摄像头配置下,仍实现暗光环境下噪点抑制与细节保留的平衡,夜间场景成像清晰度较同类单摄产品在质感、成像效果方面大幅提升,满足了用户暗光使用需求。 如下图实拍所示,暗光下树木枝叶的纹理没糊成虚影,暗部噪点控制得相当干净,没出现廉价设备的满屏颗粒;塔吊强光与建筑灯光没过曝,高光轮廓清晰、无杂乱眩光。

室外场景拍摄——原片(图源:VR陀螺)

室外场景拍摄——城市夜景风格(图源:VR陀螺)

室外场景拍摄(图源:VR陀螺)
录像方面,夸克 AI 眼镜支持 1080P 和 3K 拍摄模式,1080P 一次最多支持 10 分钟录像,3K 模式一次最多支持 3 分钟录像。整体录像质量、防抖效果都非常不错,达到社交媒体分享基准。
夸克AI眼镜录像模式样片(来源:VR陀螺)
从实拍的一系列样张来看,夸克 AI 眼镜 S1 的成像表现展现出了接近主流旗舰手机的素质。对于一款眼镜而言,其影像系统的核心价值或许不在于像素参数的堆砌,而在于第一视角的“瞬间捕捉能力”,清晰、快速地定格生活片段,这也许才是 AI 眼镜影像功能的意义。
阿里的“护城河”让 AI 眼镜成为超级入口
AI 眼镜的核心在于“AI”。夸克 S1 搭载了“千问”对话助手,可以通过“你好千问”、“你好夸克”或触摸右侧镜腿的控制区唤醒AI眼镜,其交互逻辑在设计上兼顾了物理触控与自然语音。
S1 在镜腿上集成了四个交互区(相机区、显示操控区、媒体操控区和电源键),功能划分明确。虽然对于初次上手的用户,需要学习几分钟以免发生误触,但熟悉后可实现盲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交互设计上,由于 AI 眼镜没有「拍摄预览」,大多数 AI 眼镜的拍摄对焦往往以「自动对焦」为主。而夸克 AI 眼镜在拍摄按键上设计了“电容式感应”,用户只需轻轻触摸,即可感应目前用户所视物体,并通过波导镜片显示对焦标识,进一步提升出片率。

除了触控交互,AI 语音交互是夸克 S1 的核心能力。为了在开放声学环境下实现精准拾音,S1 搭载了“5 麦克风阵列 + 1 骨传导 Mic”的硬件组合,确保在嘈杂环境中也能准确识别用户指令。

对于一款 AI 眼镜而言,不仅需要 AI 听得懂,还需要用户能够听得好。在最基础的音频播放上,夸克 AI 眼镜似乎也将其体验提升到了开放式扬声器的极致。正如上文所言,通过看似“另类”的声学网布设计,夸克 AI 眼镜拥有“标准、澎湃和静谧”三种音频模式。
VR陀螺实测,在室内办公室环境下,50% 音量大小,距离 30cm 外,标准音效/彭拜音效,几乎难以听见使用者在播放的音乐,静谧音效更是将开放式扬声器的声音外放降低到了极致,距离 10cm 也较难听见。在笔者看来,澎湃音效无论是办公室、室外、商场、骑行等场景都非常适用,夸克 AI 眼镜本身已经将开放式扬声器的「远距离消音」做得非常不错了,在这一基础上,更好环绕立体音的澎湃音质才是耳朵首选。
核心应用场景上,夸克 AI 眼镜 S1 展现出了阿里生态服务超级入口的产品优势。不同于竞品仅停留在“AI 识图”层面,S1 深度打通了阿里系的底层服务能力:联动淘宝,可实现“商品比价”;接入支付宝,通过声纹支付技术,用户只需一句指令即可完成交易闭环;结合高德地图与飞猪数据,则能提供实时的导航与出行服务。这种“软硬一体”的生态协同,才是夸克 S1 区别于其他 AI 眼镜的最深护城河。


导航功能演示(手机拍摄图片,以实际体验为准)

提词器功能演示(手机拍摄图片,以实际体验为准)
基于双目的 AR 近眼显示系统,夸克 AI 眼镜还支持基础的微信消息通知、提词器、翻译等特色场景,助用户摆脱低头族,消息可实时弹窗免掏手机,提词适配演讲,翻译覆盖多语种,贴合日常、办公、出行等高频应用需求。

不可否认,从淘宝的电商服务、支付宝的声纹支付,再到飞猪的出行信息与高德地图的导航能力,这些覆盖用户衣食住行、兼具流量与功能优势的超级 APP 让夸克 AI 眼镜 S1 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显著强化。
写在最后
对于阿里而言,夸克 AI 眼镜 S1 不仅仅是一次可穿戴硬件试水,更是一次将“千问”的能力从“指尖”迁移到“眼前”的战略。Ray-Ban Meta 率先验证了“音频 + 摄像头”形态的市场潜力,夸克 S1 则在此基础上,试图推开那扇进一步通往商业化落地的大门。

在早前的 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上,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表示:AI 发展将经历智能涌现、通用人工智能(AGI)和“超级人工智能(ASI)”三个阶段。在吴泳铭看来,我们现在正处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二阶段的开端。也就是说,AGI已经不是未来,而已经到来了。而这个表现则是:“当我们向 AI 提出需求,AI Agent 现在已经能够完成非常多的数字世界的工作,并通过接口连接真实世界,操作部分物理设备。这个阶段 AI 的特征是‘辅助人’。”
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夸克 AI 眼镜 S1 正是这个时代 AI Agent 的代表,通过内置接口连接各种应用场景,简化流程,一键直达需求。
投稿/爆料:tougao@youxituoluo.com
稿件/商务合作: 六六(微信 13138755620)
加入行业交流群:六六(微信 13138755620)
版权申明:本文为VR陀螺原创,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:vrtuoluo233 申请授权,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、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,不得擅自更改内容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文中有图片、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。
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
下载「陀螺科技」APP,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